发展历程

(1981年8月——1982年10月)
三三〇工程局第六中学

早在1978年,工程局教育处曾以葛洲坝三中为基础,组建了工区第一所重点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于1980年下马。1981年8月6日,三三〇工程局办公室批复教育处“关于成立三三〇工程局第六中学的报告”:同意成立三三〇工程局第六中学(三办字[1981]第19号)。随即,工程局教育处在广泛动员,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组建了六中领导班子,同时从工区各中学抽调了一批年富力强,勇于拼搏的教学骨干组成了六中教师的基本队伍。当年招生126人,3个教学班。然而,由于时间仓促,办学基本条件尚不具备,便暂在原三三〇工程局第三中学两幢危旧的平房开班上课。

1982年秋季,学校招收第二届新生时,因两幢平房已难以容纳,新生只得借三中教学大楼教室上课。1982年底、1983年初因六中既无校舍又无一切生活配套设施,独立办学困难重重。于是工程局教育处决定:将三中、六中合并而称六中。合并后的六中是一所既含重点高中,又有普通高中,还有普通初中多学制并存的学校。


(1982年11月——1997年9月)
葛洲坝第六中学

1982年10月,经当时水利电力部批准,“三三〇工程局”更名为“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简称葛洲坝工程局)”。以此同时,学校更名为“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第六中学”。1995年2月,随着“水电部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名称改变为“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学校名称变更为“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第六中学”。名称三次变更,但学校对外均使用“葛洲坝第六中学”校名,简称“葛六”。

1983年7月,学校首届毕业生126名学生参加高考,124名学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高考首战告捷,一炮走红,次年湖北省教育厅批复同意葛洲坝第六中学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

1985年,工程局决定为葛六重新规划校园,将初中、高中分离。后因地质结构原因,新的校园建设规划未能实施。为尽快改善重高的办学条件,1986年6月,葛洲坝工程局决定,调整工程局区域内中学布局,将重高六中迁至四中(现校址肖家岗路35号),将四中迁至三中,与三中合并,定名三中,并将葛洲坝一中高三两个重点班的学生及教师并入六中。至此,葛洲坝六中创办五年来,终于有了独立的校园,并集中了葛洲坝工区全部的优质生源,集中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办学规模达到15个教学班,学生近700人。由于连年办学业绩突出,省内影响和知名度越来越高,1991年,名列全国电力系统办学水平学校的首位;1993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升格为省重点中学,进入全省28所重点中学行列。


(1997年9月——2006年8月)
葛洲坝高级中学

1997年7月,随着“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名称变更为“中国葛洲坝集团”。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好企业办学向地方政府移交准备,葛洲坝集团决定将原葛洲坝教委更名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所属学校相继更名。我校更名为“中国葛洲坝集团高级中学”,简称“葛洲坝高级中学”。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示范学校”评审验收,成为当时宜昌区域内三所省级示范学校之一。

(2006年8月——2010年3月)
宜昌市第二十中学

2006年1月1日,学校随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整体正式移交宜昌市政府。2006年8月,根据宜昌市编办《关于同意葛洲坝集团公司移交学校更名的批复》(宜编办[2006]32号),葛洲坝高级中学更名为“宜昌市第二十中学”,因工作需要,宜昌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启用宜昌市第二十中学等6所学校印章的通知》(宜教办发[2006]47号),同时启用“宜昌市第二十中学”印章。葛洲坝高级中学正式移交宜昌市政府,为宜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

(2010年3月——2023年 )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2010年3月22日,根据宜昌市编办《关于同意市第二十中学增挂“宜昌市葛洲坝中学”牌子的批复》(宜编办[2010]4号),学校增挂“葛洲坝中学”校牌,其他机构编制事项均维持不变。2010年4月7日,宜昌市教育局《关于启用“宜昌市葛洲坝中学”印章的通知》(宜教办发[2010]33号),学校启用新的印章。因“葛洲坝”能够传承“葛洲坝”地域文化,保留“葛洲坝”品牌,亦为葛洲坝人和省内外、国内外人熟悉和接受,从此沿用“葛洲坝中学”校名,“宜昌市第二十中学”名称虽存,但缺乏文化的张力,逐渐淡化,而“葛洲坝中学”随着葛中人的不断努力而不断复兴,已经扬名于大江南北。